
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儘管中共宣稱其國內商業活動的熱度在增強,但5月份數據顯示,外國對中共國的商品需求仍在繼續下降,這也標誌著由“中共病毒”導致的全球經濟放緩正在壓垮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隨著中美關係急劇惡化,全球大宗商品暴跌,促使中共購買了更多原油等戰略資源。
文章中提到,由於貿易夥伴的需求下降,加劇了中共國出口貿易的放緩。東南亞作為中共國商品的最大購買地區,也因為“中共病毒”的複發對當地的商品需求造成了沉重打擊。該區域4月份從中共國進口的商品增長了8%, 但到了5月份卻下降了1%。
雖然“中共病毒”病例有所減少,但由於西方國家仍處在經濟復甦階段,導致今年前5個月中共國對美國和歐洲的出口分別下降了11%和1%。中共國出口總額在第一季度同比下降了13.3%,在四月份月同比躍升到8.2%, 在5月份出口總額同比僅上升了1.4%。
文章引用麥格里集團(Macquarie Group)駐香港經濟學家拉里·胡(Larry Hu) 的觀點:鑑於發達國家在受“中共病毒”衝擊後經濟復甦步伐緩慢,可以推斷中共國的出口在未來幾個月將進一步放緩。
該章進一步指出,5月份中共國原油和大豆的進口量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了21%和28%, 這兩種產品的平均購買價格環比分別下降了21%和2%。倫巴德全球宏觀研究公司(TS Lombard)的分析師 Bo Zhuang表示:“中共企圖裝滿油箱和大豆倉庫,以防無法自由進口這些物資,為中共和美國的對峙升級做準備。”
此外,海關數據顯示,隨著中共支持的基建投資步伐加速,作為重要原材料的鐵礦石和銅的進口量在5月份分別增長了3.5%和21%。 Larry Hu表示,中國的建築業已經完全復甦,他預計原材料的進口熱度將持續到第三季度。
評:
中共國出口的放緩極大限制了其創彙能力,而由於中共國對即將到來的全球正義力量聯合製裁的恐懼,又不得不加速進口鐵礦石、原油、大豆等大宗物資,這又進一步導致其外匯儲備的枯竭。無論中共如何掙扎,其都將進退兩難,腹背受敵,而外彙的枯竭也勢必給人民幣匯率失守直至崩盤按下了快進鍵。
翻譯報導:大雨圍城
校对整理:文投
… [Trackback]
[…] Read More to that Topic: gnews.org/zh-hant/226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