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紐約合眾國際社近日報導,一位南韓分析人士說11月美國總統大選後北朝鮮可能會嘗試進行某種軍事挑釁。在越南舉行的第二次美朝首腦會議破裂之後,北朝鮮政權要求越來越高,變得更加不願做出妥協。
韓國天主教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馬尚允(Ma Sang-yoon)副教授週五在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主持的視頻會議上說,在美國大選前北朝鮮有可能會組織一個活動以吸引全世界的關注,但是採取軍事行動是有風險的。馬副教授還說,從北朝鮮的角度看,美國川普總統在11月大選前還是會做些讓步的。他還說:“當然,北朝鮮的再次挑釁行動可能會導緻美國對北朝鮮政權產生強硬看法。”言外之意就是,平壤想從美國獲得讓步將會變得更加困難。
華盛頓北朝鮮國家委員會執行主任基思·盧斯(Keith Luse)表示,自2018年以來與川普總統舉行過三次會晤的金正恩(Kim Jong Un)毫無疑問每天都在關注川普的民意調查數據。
星期四福克斯新聞報導稱,在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競選區,川普總統的選票落後於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Joe Biden)。川普總統的連任可以為金正日提出要求做好了鋪墊準備,但是,喬·拜登政府可能就不會那麼寬容。盧斯說:“金正恩和川普總統至少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他們需要彼此讓步。金正恩需要解除制裁,川普總統則需要取得無核化方面的進展。”
這位美國分析人士表示,解除制裁是北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重中之重,這不僅關係到他的改革舉措, 而且還關係到他從河內舉行的第二次正式峰會空手而歸後,北朝鮮國內強硬派人士會捲土重來。
河內峰會對美國來說也並不算是一個勝局,美國方面後來表示,北朝鮮要求取消所有製裁,而川普總統可能要求平壤拆除其擁有的所有核設施,這對北朝鮮人來說是一個無法接受的要求。
布魯金斯學會戴維·魯賓斯坦(David M. Rubenstein)外交政策研究員林德賽·福特(Lindsey Ford)表示,也許在整個外交談判中川普政府在工作層面上處理得不夠完善,從而導致去年談判最終崩潰。福特表示:“無論是拜登當選還是川普連任,需要著手處理的最重要事情之一就是與北朝鮮政府建立一個有意義的談判程序。”分析人士說:“如果想免於再次陷入上次的處境,在進入正式談判之前,我們的負責人就應該帶著預期目標展開實質性的會談。”福特專門為拜登競選活動提供非正式顧問,他表示美國與其盟國(包括南韓)之間的協調關係減弱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川普總統加強與漢城的雙邊關係,並滿足對美國國防費用日益增加的要求,這都將有助於面臨保持穩定聯盟的挑戰,尤其是在美國需要盟友增強威懾力的時期就顯得更加重要。福特說:“中共國擁有龐大的導彈力量,且處於增長趨勢,北朝鮮也是如此。”
曾與北朝鮮進行過反向外交的盧斯說,平壤有足夠的理由不信任美國,因為美國總統還沒給出任何承諾向北朝鮮保證會達成協議或全面實施雙邊協定。美朝相互之間的不信任加劇,促進了北朝鮮的武器發展。盧斯說:“是的,安全保證對北朝鮮來說極為重要。以我個人觀點,北朝鮮人不相信美國總統能夠提供長期的安全保證。”
翻譯報導:Orange文橘
校對整理:人間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