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Fox News 《福克斯新聞》;作者:Amy McGorry;發佈時間:August 24, 2020 / 2020年8月24日
翻譯/簡評:萬人往;校對/審核:海闊天空;Page:拱卒
簡評:
本文提到,香港出現冠狀病毒患者再次感染的病例,患者第二次感染上的是不同的毒株,這也是全球超過2000萬例冠狀病毒感染後的第一例二次感染。對於染上冠狀病毒康復的患者,對病毒的免疫只在短期內有效,不會持續終生。
只要中共偽政權還存在,中共病毒真相就不會水落石出,原始毒株也不會被交出來,疫苗也不可能研製成功,中共還會繼續向全世界輸出病毒,甚至是不同毒株的病毒。只有迅速解決中共,才能查清病毒真相,才可能研製出真正的疫苗,病毒蔓延趨勢才有可能減緩。正如閆麗夢博士所言,留給全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香港首次報告冠狀病毒再感染的病例
這名男子在西班牙旅行後返回香港
據報導,香港出現首例冠狀病毒再感染的病例。據多家媒體報導,一名33歲男子在4月份從冠狀病毒感染中康復後,於本月(再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據《日本時報》報導,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說,該男子結束西班牙之旅返回香港時,在機場的一次篩查中,他的病毒檢測呈陽性。
這些研究人員對《日本時報》表示,報告再次感染標誌著“世界上第一例從冠狀病毒中康復的患者,但隨後又感染了冠狀病毒”。
據報導,利用基因組序列分析,研究人員能夠檢測到患者感染了兩種不同毒株的冠狀病毒。據《日本時報》報導,該患者第二次感染沒有出現症狀,這表明“隨後的感染可能會較輕”。
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給外界的一份聲明中說:“在這份報告之前,許多人認為,康復的冠狀病毒患者對再感染具有免疫力,但有證據表明,一些患者在幾個月後抗體水平減弱。”

香港大學臨床微生物學家杜啟泓(Kelvin Kai-Wang To)博士告訴《紐約時報》:“我們的結果證明,患者的第二次感染是由他最近染上的一種新病毒引起的,而不是長時間的病毒傳染。”
據《日本時報》報導,世衛組織對這項研究發表了看法,世衛組織的技術負責人瑪麗亞·範·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告訴記者,記錄像這樣的病例非常重要。
然而,她告誡說“不要急於下結論”,她指出,需要對長期的病例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患者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 Cov-2的抗體反應。
傳染病專家告訴《福克斯新聞》,有一些傳聞說可能再次感染,但這是第一個涉及科學證明病例的報告。
加州傳染病專家拉維娜·庫拉(Ravina Kullar)博士表示,該報告令人擔憂。
庫拉(Kullar)說:“以前有過疑似再次感染的報告,但這些病例都沒有經過嚴格的檢測得以證實。”
庫拉(Kullar)也是美國傳染病學會(IDSA)的成員,她解釋說,從新型冠狀病毒中康復的患者可以在數週內釋放病毒片段,即使病毒已經不再存活,也可以讓一些測試結果呈陽性。但庫拉指出,這位33歲男子的情況完全不同。
她說:“該報告對兩輪感染的病毒進行了排序,發現兩種病毒的差異,表明該患者可能是第二次感染。這可能支持了一些感染冠狀病毒的患者在幾個月後抗體水平下降的發現。”
紐約長島的流行病學家亞倫·格拉特(Aaron Glatt)博士發表了類似的聲明,他告訴《福克斯新聞》這一病例意義重大,因為該病毒的再次感染是“一種不同的冠狀病毒毒株,因此不太可能只是第一次檢測到的已經死亡的病毒。”
格拉特(Glatt)也是美國傳染病學會(IDSA)的成員,他提醒人們要正確看待這些發現。
他說:“雖然它清楚地表明了我們的懷疑——冠狀病毒的免疫可能不是終生的——但我們必須認識到,這是全球超過2000萬例冠狀病毒之後的第一例。因此,儘管認識到免疫可能不會永遠持續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在短期內,免疫實際上是很好的。”
編輯:【 喜馬拉雅戰鷹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