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莫黎

親愛的安巴雷克博士:
希望您能收到這封電子郵件。
當我在世衛組織關於此次疫情來源的訪談中讀到您將實驗室事故或實驗室誘發感染(LAI)發生的頻率描述為罕見時,我感到很驚訝,而更驚訝的是,您用此類數據排除了新冠病毒(SARS-CoV-2)大流行是實驗室起源。
請瀏覽以下網址的一篇論文,該論文記錄了亞洲在20年內每年發生實驗室感染的頻率為0.8。我希望在讀過這篇論文後,您可以考慮修改您對此類事件描述為罕見的定性。
我還煩請您注意我所進行的貝葉斯分析,儘管開始時人畜共患病的先驗概率大於98%,但在檢查了26個證據鏈後得出實驗室逃出的可能性大於99% 。這篇論文已被瀏覽了86000多次,而且我收到了來自頂尖科學家的數十條評論,他們都沒有對基本結論提出質疑。這篇193頁的論文可以在以下鏈接找到:
對我來說,新聞發布會上最沒有科學依據的部分是新近報導的事實,即超過60,000個各種潛在的中間宿主動物樣本已被檢測,沒有一個對SARS-CoV-2呈陽性。儘管這個非常有力的數據表明沒有中間宿主,但您還是得出結論,極有可能來自中間宿主。如您所知,SARS-COV-1和MERS的中間宿主一旦被確認,就有超過90%的陽性率。
如果我要在法庭上向陪審團辯論病毒來自實驗室,(那麼)讓統計學家告訴我,當我的取樣大於60,000個,卻沒有得到任何陽性樣本(約0.005%)時,中間宿主人群的患病率是多少,這將是一個勝利的論點。
在我看來歷史是漫長的,對於任何出於政治上的便利而對(病毒)起源做出非基於科學的定論,那麼歷史都將會對此做出嚴厲的評判。期待您的回复。
祝好,
史蒂文
—
醫學博士史蒂文·奎伊(Steven Quay)
原文來自史蒂文·奎伊博士的推文,如圖:

發布: 法國巴黎七星編輯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