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東南

在剛結束的中共“兩會”中,九三學社中央委員許進提出了改革義務教育階段英語的必修課地位的建議:“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等外語課程不再設為與語文和數學同等的主課,增加素質教育課程占比;不再將英語(或外語)設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參加非官方的各種外語考試。”
這位九三學社中央委員自稱通過調研發現,英語教學課時約占學生總課時的10%,但是英語技能實際只對不到10%的大學畢業生有用。因此他判斷英語科目的學習成果應用效率低下,並非普惠的課程設置,取消主課地位也是理所當然。另外他還提到,另外很多小學生為了能夠被重點中學錄取,還沒有升學便已經取得相當於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或者更高級的英語考試證書,大概是認為英語有加劇學齡階段惡性競爭以及內卷化的傾向。
要知道在競爭壓力巨大的中共國中小學校,如果一門科目被認為是輔課而非主課,即考試升學用不少,那麽基本上就不會被學生或者家長理睬。根據這樣的邏輯向下繼續推理,既然英語用不上就可以不用學了,那普通話課程在少數民族地區學校裏的主課地位是不是也該同等的取消?畢竟那些地區的百姓平常都是用自己的民族語言進行交流,為什麽要強制取消當地語言的課程卻保留了普通話?
其它中小學階段的主要科目,例如人們常說的”數理化”,可能數學裏的加減乘除平時買菜記賬還會用一下,剩下例如解析幾何、電磁學及高分子學等又有哪一個我們普通百姓平時生活和工作中用到超過10%了?更別提從小就學的“文言文”學它們又幹嘛呢?現在有誰還在用古文寫報告和總結的?日常交流中就連1%都不會用。按照這位許進委員的說法,這些內容都可以考慮從主修科目中剔除出去,幹脆以後就只學擰螺絲和折包裝盒好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英語使用頻率在墻內的低下,不正是中共建造大陸防火墻,對百姓實施封鎖造成的麽?因為“404 Not Found”,在墻內的百姓得不到來自外部世界的英文咨詢,能夠查看到的都是經過官方特意篩選和具有誤導性的二手中文資訊。至於說中共國教育的惡性競爭和內卷,那完全是另一個話題了,和英語本身關系不大,畢竟數學不也有什麽“奧林匹克競賽”,而物理不也有什麽“全國一等獎”麽?
假如這個議案真的不幸得到了通過,為了不讓我們的下一代再重走文革的老路,墻內的同胞一定不能放棄這門“地球文明的語言—ENGLISH”。那些“兩會”在場的投票演員們,大概都是不會不讓自己身在國外優渥環境當中的子女們學習英文的。 雖然我英語成績不好,但好歹自小也知道英語是一扇能夠打開世界的窗戶。踏上社會後更是深知英語的重要重要性,絕對不能放棄!
(文件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
審稿:Gradient Boost 編輯:Rubaway
新聞參考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