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集/編撰:天滅中共 /封面:文粵
據《蘋果日報》訊,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lobal Public Policy Institute)日前公佈最新全球學術自由指數,香港的學術自由獲評為D級,學術自由指數只有0.348分,與0.308分的約旦相若,低過俄羅斯的0.374分及越南的0.377分。
全球學術自由指數:香港不斷下跌,中國最不自由
全球學術自由指數的評級以五個項目為評判指標,包括研究及教學的自由、學術交流的自由、院校自主、校園的完善度以及學術和文化表達的自由。
香港自2000年起,學術自由指數就不斷下跌,由於香港各公營專上院校均奉行特首校監必然制,因此,以每個項目滿分為四分來計,「院校自主」一欄的得分長年只有一分左右。
(香港學術自由指數連年下跌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去年香港學術自由被評為C級,學術自由指數只有0.442分,與得到0.440分的埃塞俄比亞相若,成為過去5年學術自由倒退的最嚴重的地方之一。而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大陸,學術自由指數則屬E級,評分僅有0.101,是世界上最缺乏學術自由的地方。
根據最新公佈的報告顯示,香港的評級又再次下跌,由去年的C級跌至D級,學術自由指數亦由去年的0.442分跌至0.348分,與白羅斯、斯里蘭卡及贊比亞同列,成為年內指數跌幅最大的國家之一。
中共是阻礙學術自由的根源
去年11月,以捍衞學術自由為宗旨的美國國際學術機構Scholars At Risk(SAR),發佈最新一期的《Free to Think 2020》(簡稱:SAR年刊),年刊嚴厲指出,中共及港府違背國際人權標準的承諾,未有保障及促進學術自由,是香港教育界受到嚴重阻礙的主要原因。
年刊又指,中共對香港的干預日漸加劇,香港的學術自由及自主不斷受到重創,加上《港區國安法》頒布的條文,對刑事罪行界定含糊,令香港學者因難以評估踩線門檻,而面臨法律制裁。
自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以後,港府已多次拒絕外國學者入境,包括美國政治學者加勒特(Dan Garrett),均未解釋具體原因,導致國際學術工作與合作變冷淡,令香港學術交流備受國際孤立。
年刊續指,自2020年下半年起,中共幹預香港各間院校學術自由和機構自主的情況加劇,包括浸會大學拒絕續簽邵家臻、香港大學校委會通過解僱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令國際嚴重擔憂香港「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的地位。
學術自由持續惡化:學者被拘捕,言論受限制
今年2月28日,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客席講師區諾軒、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講師毛孟靜等因參與初選而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 ,即時還押,不獲保釋,令國際學術界相信,香港學術自由已瀕臨崩壞。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對此持相同看法,並以香港科技大學鍾士元博士社會科學教授李靜君為例,早前李靜君因「香港不屬於中國,而是屬於全世界」的言論,被中共黨媒攻擊是宣揚港獨。
陳家洛教授指出這種「文革式批鬥」正在發生,已造成寒蟬效應,若果學者在進行研究、發表學說時,都要擔心會否成為「罪證」的話,將來公開演講、出版刊物的自由空間都將面臨封閉。
戰友觀點:
中共打壓學術自由違反國際公約
負責監察聯合國《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的理事會在第13號一般性意見中列明:「只有在教員和學生有學術自由的情況下,才有可能享受到受教育的權利」,而要落實學術自由,就必須實現院校自主。此外,《基本法》第27、34及137條亦有對學術自由作出保障。
另一方面,《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保障了所有人的言論自由及不受政治歧視,任何學者在學術研究、院校職務或人事任命等,不應因其言論和政治取向等而獲不合理待遇。該《公約》按《基本法》第39條同樣適用於香港。
因此,香港的學術自由、言論自由受到多項國際公約及《基本法》的保護。
中共不僅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未有兌現「一國兩制」的承諾,更違反多項國際公約,剝奪香港人的學術及言論自由,對民主派學者施以各種政治酷刑。
以上觀點僅代表筆者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港全球學術自由指數大倒退…
覆核:卡西歐 / 上傳:文粵